中新網貴陽6月10日電 題:綠色勘查 貴州能礦資源開發堅守“生態”“發展”底線
作者 冷桂玉
貴州是長江、珠江上游生態屏障區,是中國四大生態環境脆弱區之一,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也是能源、礦產資源富集區。
能礦產業是貴州傳統優勢支柱性產業。
在這里,如何實現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找礦,如何通過先進技術和工藝努力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在貴州,西南能礦集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資源勘查上先行先試,率先轉型升級。
6月8日至9日,記者隨“轉型升級看西能”集中采訪團,在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地熱水勘查項目、貴州省遵義播州區復興錳礦項目、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溪1號井煤層氣勘查項目現場,一探綠色勘查究竟。
綠色勘查核心理念是環保前移
位于遵義市播州區平正鄉紅星村的煤層氣勘查項目楓1井正在鉆探中。
“在鉆探過程中,我們用水罐車提供鉆探用水,用管道連接循環過濾使用,減少了對地表的破壞。以往傳統的方式是在地上挖坑?!苯ㄔO方貴州天然氣能源投資公司項目經理閆凱介紹。
閆凱說,為防止鉆探過程中污染地表水,該項目的表層鉆進過程采用空氣鉆或清水鉆鉆進、分段固井,避免鉆井液和水泥漿與地表水接觸。
綠色勘查,就是按照對環境擾動性最小的原則,優化勘查設計,通過最環保的勘查手段,實現預期找礦和礦產開發目標,其核心理念是環保前移。
“以往我們的大型設備每到一個點幾乎都得占用耕地修路,現在推廣使用便攜式模塊化鉆機。它占地面積小,幾個人就可以抬到工地,和老百姓扯皮的事兒也少了。”西南能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繼平介紹說,該公司勘查設備和技術告別“大、笨、粗”,正走向精細化、便捷化、集成化,勘查周期和征地、搬遷成本同比下降明顯。
“新型鉆井設備,占地面積是原來設備的一半左右,對環境的破壞減少了,復墾壓力隨之減輕”。西南能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何高說,他所在項目采用“空氣潛孔錘”和“氣舉反循環”鉆進工藝,與傳統的“泥漿鉆進技術相比,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減少,廢氣排放也同步減少。
在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地熱井1號井工地上,記者看到,只滲水、不滲油的防滲土工布鋪滿整個工地。耕植土裝袋集中擺放,用于完工后的土壤復墾。
在遵義復興錳礦鉆探現場,鉆機機長任國慶告訴記者,在機場上鋪設防滑板初衷是防滑和保護土壤,其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作環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任國慶說,以往沒有生態恢復的意識,許多勘查項目完工后在當地留下了“大坑”,農民多年難以恢復耕種;現在實行綠色勘查,通過培育最適合當地種植的草種、樹種,對棄的鉆探機場、設備通道等進行復墾復綠,根治地質勘查造成的“牛皮癬”,做到了復種的莊稼生機勃勃,苗木郁郁蔥蔥。
綠色勘查百姓利益放在心上
包禎發是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深溪村村民,家在復興錳礦附近。他向記者談及近年來所見的不同鉆井隊,“之前也有鉆井工地在附近,那時候到處都是爛糟糟的,油污到處都是。你們看到的這個機臺來之前,和我們有溝通協調,除了征地補償還承諾會對土地進行恢復治理。他們走了我們還可以種,也就沒有那么抗拒了”。
據黃繼平介紹,以往在鉆探機場建設初期,因征地、油污污染耕地等原因,資源勘查方與當地百姓之間的矛盾不少。有人稱之為“干一處,黑一處”。近年來,實施綠色勘查后,新型鉆機入場不修施工便道,鉆探機場占地面積減半并鋪設防滲土工布,項目完工后土地可及時復墾,綜合成本大幅降低。
“企業不僅要經濟效益,還有社會責任。我們在追求大發展、大生態的同時,也要做大扶貧,給當地老百姓謀福利。所以煤層氣一旦開采出來,得首先給當地老百姓用上。”閆凱表示。
為楓1井項目提供技術的中石化江漢油田鉆井二公司項目經理承扈魁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這個項目使用常規鉆機一天費用約為4.75萬元人民幣,現在用“空氣鉆”每天費用增加約12萬,但現在一天能完成以往兩三天的工作量,還減少了粉塵排放,老百姓放心。
據了解,在楓1井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方以就近雇工、雇車等方式,令民眾增收。楓1井所產煤層氣甲烷含量達99%,超過常規民用天然氣標準,項目建成后,將通過管道輸送以成本價就近入戶,為當地民眾提供經濟實惠的清潔能源。
綠色勘查有章可循
記者從西南能礦集團了解到,2017年2月1日起,西南能礦集團制定的《固體礦產綠色勘查技術標準》、《煤層氣綠色勘查技術標準》、《固體礦產綠色勘查項目預算標準》、《綠色勘查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等四個企業標準開始正式實施,對招標企業嚴格要求。要求綠色勘查從理念到具體落實到生產的各個環節。一切勘查活動以保護貴州脆弱的生態環境為前提。
2016年3月,西南能礦集團從正在實施勘查工作的近50個勘查項目中,選擇7個項目作示范項目,探索適合西南能礦集團、適合貴州地質勘查的綠色勘查路徑和模式,明確綠色勘查工作內容及方法。
據該礦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事后測算,與傳統勘查項目相比,每個項目投入約增加2.2%。通過復墾耕地、種草、植樹等,復墾了187個機臺,面積約65900平方米,槽探復墾面積約428平方米,道路恢復面積約25798平方米。固體礦產勘查示范項目,通過使用便攜式鉆機,與原有大型設備的占地面積相比,由平均120平米減少到70平米,已減少到60%,修建道路的用地面積僅為原有大型設備的3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