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2日電 近日,在人工智能視覺領域的領軍企業觸景無限聯合Intel舉辦的“看見未來——讓機器看懂世界”AI高峰論壇上,觸景無限發布了新一代視覺卡產品(Vision Card)——嵌入式智能視覺感知軟硬件系統。伴隨著視覺卡的發布,一個對于構建AI生態環境有著里程碑意義的計劃——點睛計劃也在觸景無限和Intel的聯合推動下誕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力成本的不斷攀升,讓機器和人類一樣有著感知世界的能力,已成為大勢所趨。點睛計劃鏈接了世界頂尖芯片企業,賦予了傳統企業產品感知世界的能力,是在智能AI生態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一個視覺卡即是一個AI生態,一個點睛計劃即是一次賦能感知
在人工智能奇點催生著整個產業升級的黃金時代,全新的AI生態正在逐步形成。以后必將會出現非常大的產業分工,處于生態前端的傳統企業急需獲得全方面的感知智能解決方案,而觸景無限所專注的嵌入式感知的解決方案是企業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獲得這種能力的最佳途徑。
此次的點睛計劃正是本著“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這樣的愿景,觸景無限攜手有著深度合作的Intel,幫助點睛計劃中的企業解決目前最困難的Algorithm(算法)和Chip(芯片)兩大難題,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產品,提供可訂制化的版本,為產品開發商提供一個中間平臺,簡單到只需要企業提出需求,就能通過視覺卡把智能感知的功能嵌入到產品上,通過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賦予各個行業智能感知的能力。
此外,視覺卡還是一個智能生態系統,通過提供成熟硬件、驅動和算法,助力開發者快速落地智能化產品,與此同時,開發者也可將優秀算法反哺到視覺卡的智能庫中,實現共贏。
視覺卡不僅僅是點睛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未來還可用于智能家居設備,“當家中的空調有了感知之后,就能判斷主人所在的方位,自動調整吹風方向,還能辨別主人是否在睡眠狀態,自動開啟靜音模式?!毙ず椴ㄟ@樣生動解釋視覺卡未來的應用,在大方向上,視覺卡還可用于工業巡檢或倉儲機器人,規劃巡檢路線,實時跟蹤定位、自動避障等。
不同于一代產品,新一代的視覺卡(Vision Card),以雙目立體視覺技術為主基于Intel-Movidius公司芯片研發,不僅體積縮小到僅僅1元硬幣大小,而且處理速度高達20FPS,抗環境干擾(環境光照10-10000流明),并且能夠靈活的多方向運動,圖像全局快門不變形,避障范圍達到0.8-15米,并且不受到光照、復雜背景環境等因素的干擾和影響?;谶@樣的優勢,新一代的視覺卡將更加適用于無人機、智能玩偶,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更加寬泛的領域。
未來科技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突破在機器視覺
在“看見未來——讓機器看懂世界”AI高峰論壇上,IBM中國研究院院長、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沈曉衛,Intel-Movidius 全球人工智能副總裁Cormac Brick,伊利諾伊大學高等媒體研究中心主任Jeremy Heung,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產業發展與資源處處長畢亞雷,及觸景無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組部“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陸凡,CEO肖洪波等業內專家基于機器感知智能的當下應用和未來趨勢紛紛表達了各自的觀點,為生態建設和企業變革建言獻策。
觸景無限董事長陸凡在致辭中表示,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視覺感知技術系統的出現,給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AI正在重建產業結構,也在逐漸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環境,正是因為大局環境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沃土,如今許多傳統企業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獲得感知智能技術,進而驅動人工智能商業新生態的構建。
事實上,隨著科技業新技術迭出,機器視覺的應用領域新窗口被一一打開。從工業機器人、安防監控和工業檢測再到虛擬現實、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智慧城市和物聯網等,機器視覺在應用領域的存在感越發增強,這使得機器視覺技術不僅重回與機器人并駕齊驅的高尖水平,還儼然成了一項核心關鍵技術。
正是基于對視覺感知技術前景的前瞻預測,和對觸景無限的研發實力和產業應用能力的看好,以及對點睛計劃的無限認同,Intel-Movidius與觸景無限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聯手打造先進的機器視覺感知解決方案,共同推進人工智能設備的產業化。而觸景無限的視覺感知硬件平臺也正是基于Intel-Movidius VPU研發和打造。
Intel-Movidius 全球人工智能副總裁 Cormac Brick認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三個部分的配合,第一是芯片,第二是算法,第三是專業領域的專家。Intel-Movidius在芯片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被廣泛應用在了類似無人機、智能安防等領域,未來,隨著機器視覺和AR、VR技術的普及,將會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服務行業和其他新興業態。
沈曉衛在《引領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的演講中稱,人工智能讓人類的生活方式存在了多種可能性,特別是在智能醫療領域,視覺感知系統和深度學習在IBM所創建的沃森腫瘤醫院被廣泛的應用;在智能環境的應用上,智能感知所作出的貢獻也不容小覷,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們應該用多元化的方式去思考人工智能技術與傳統行業如何更好地結合與拓展。
推動視覺感知技術的發展,加速智能生態的構建,不僅需要基礎研究和芯片硬件的突破和應用領域的研發,還需要政府機構及學術領域的粘合與支持,以實現產、學、研三者結合。此次論壇上,伊利諾伊大學高等媒體研究中心主任Jeremy Heung,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產業發展與資源處處長畢亞雷從宏觀角度對產業走向進行了解讀。
他們認為,隨著神經網絡、專門的機器視覺硬件等技術的持續普及,機器視覺和人類視覺之間的鴻溝正在快速縮小。特別是自主無人系統、機器自主創作、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金融、智能制造等應用的落地,在政策如此利好的前提下,不久之后甚至可能會出現視覺能力更勝人類的機器人,它們能夠執行各類錯綜復雜的任務,能夠完全自動化地運作。
人工智能時代即“視覺+X”時代,萬物皆有感知
相比認知智能,感知智能領域隨著深度學習方法的爆發而發展迅速,毫不夸張的說,感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它會逐漸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及溝通的方式。
基于對這一觀點的認可,在這次論壇上,Intel戰略合作伙伴與創新業務部總監張志斌、中關村融智特種機器人聯盟秘書長陳曉東、YUNEEC昊翔無人機與投資高級顧問劉臨、成都動力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征宇和漢邦高科智能系統事業部研發總監寧立君圍繞著視覺感知系統的應用場景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對話,對于即將邁入的人工智能時代,他們一致認為,這是一個“視覺+X”的時代,機器可看懂世界,萬物皆有感知。換言之,企業要朝著智能化轉型,應建立在計算機視覺與機器學習的其他領域相結合的基礎之上。Intel戰略合作與創新業務部總監張志斌一針見血的指出,以后智能感知將驅動傳統行業創新,走向利用感知智能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實時優化生產流程,自動檢測產品質量,按需預測產品維修的發展趨勢。
當前,機器視覺正走出數據中心,應用于各類用途,從無人機的自動駕駛到食品整理,到處可見它的身影。計算機視覺在生物科學和機器人領域也擁有巨大的潛力。
從觸景無限的點睛計劃到深度的圓桌對話,我們無不感覺到一場由感知視覺引發的技術革命正在悄然發生,而觸景無限正在用行動踐行讓“感”與“知”真正的融合在一起的產業觀點,引領了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有理由相信,正是有這樣的企業在智能領域專注深耕,快速構建一個良好的AI生態環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