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子石化創業80周年 現每年帶動新疆千億元產值
獨石化已經具備每年1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122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可生產26大類600多種石化產品,形成大煉油、大乙烯、大儲備的格局,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油氣引進、儲運、加工的戰略樞紐。
9月24日,記者從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公司聯合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政府舉辦的“創業80周年”紀念活動上獲悉,獨山子石化公司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年銷售收入最高超過600億元,上繳稅費近百億元,成為新疆經濟快車道上的“火車頭”,至少帶動新疆1000億元的產值。
獨山子是中國石油工業三大發祥地之一。1909年,獨山子開掘了新疆第一口工業油井;1936年10月17日,獨山子石化公司的前身——獨山子煉油廠成立;1960年,獨山子實際加工原油121萬噸,成為當時全國唯一加工量達到百萬噸的煉油廠;90年代,煉油能力達到600萬噸,建成國家“八五”重點項目——新疆首套14萬噸乙烯(2002年改擴建至22萬噸),開始從“單一煉油”向“煉化一體”發展,步入全國大型石化企業行列。
據獨山子石化公司總經理陳俊豪介紹,2009年,投資300億元的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投產后,獨石化翻開了邁向國際一流現代化石化基地的歷史新篇章,至少帶動新疆1000億元的產值,每年銷售收入350億元以上(最高超過600億元),上繳稅費近百億元,是新疆納稅大戶。
目前,獨石化已經具備每年10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122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可生產26大類600多種石化產品,形成大煉油、大乙烯、大儲備的格局,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油氣引進、儲運、加工的戰略樞紐。自1936年建廠至今,公司累計加工原油1.5億噸,生產汽、煤、柴油9436萬噸,乙烯產量突破1100萬噸,乙烯產量占全國總產量6%-7%,占中國石油總產量25%,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保持行業領先。今年1至8月,公司實現盈利32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整體效益名列中石油煉化企業第二,為中國石油應對低油價挑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陳俊豪稱,80年的創業實踐,獨石化培育出“忠誠石油,埋頭苦干,精細管理,勇創一流”的企業精神,形成“以人為本、正向激勵、從嚴管理、關愛員工”的管理理念,在發展史上書寫了輝煌的篇章。先后獲得首批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石油煉油乙烯業務最佳實踐標桿企業等榮譽稱號,自2014年以來,三次被評為全國乙烯生產企業能效“領跑者”第一名,成為行業標桿和樣板。
近年來,獨石化實施“資源、人才、創新”三大戰略,將中亞和新疆油氣資源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據悉,“十三五”期間,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獨石化擬投資20多億元,啟動加工哈薩克斯坦100萬噸/年輕烴煉油乙烯優化調整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提供芳烴、化工聚合物等延伸新疆石化產業鏈的基礎原料;生產的甲苯、二甲苯供應當地企業和周邊企業做原料,發展合成纖維,與自治區提出的發展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規劃合拍,使新疆棉紡織與化纖紡織有機結合,促進就業。
陳俊豪說,“在國際石油市場疲軟、低迷的情況下,我們將抓住機遇,正視挑戰,將低油價形成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加快推進企業結構調整,深化改革創新,強化內部管理,做精煉油,做強化工,突出創新驅動力,加快新產品開發工業化生產步伐,努力打造中國石油王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