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絲路精神:聚焦“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召開
珍視“共同的記憶”,聚焦“共贏的發展”,9月26日至27日,“一帶一路”國際研討會在古都西安舉行。來自國內外的300名政界、學界、工商界、媒體界人士共聚在西安這座歷史與現實交匯的城市,共商互利共贏大計,共筑互聯互通之橋。
本次國際研討會作出了“1+3”的“創新”會議安排。“1”是指1個主論壇,“3”指智庫、媒體、企業三個分論壇,各界專業人士將分別圍繞以下三個話題激蕩思想,對話東西:展開對接智慧,激發“一帶一路”的時代活力;搭建“一帶一路”民心相同的橋梁;深化務實合作,共享“一帶一路”新機遇。
重燃絲路精神
兩千多年前,西漢使臣張騫肩負和平使命,兩次從大漢都城長安出發,出使中亞,開辟出一條橫貫東西、融通歐亞的絲綢之路。
兩千多年后,中國重啟絲綢之路建設,試圖通過共商共建共享,讓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編織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夢想。
互尊互信、合作共贏、文明互鑒,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召喚,也是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
“它不僅賦予了古老的絲綢之路全新的生命,承載著沿途各國發展繁榮的夢想,契合了全球區域合作的時代潮流,更體現了中國智慧、中國氣魄、中國精神和中國手筆,彰顯了一個大國的責任和擔當。”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如是說。
砥礪前行合作共贏
縱貫兩千年,今朝更出彩。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與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與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化,一批有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