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商住房調控或從“卡證”入手 供應量逐月遞減
在過去的半年時間內,關于北京商住項目調控猜想可謂五花八門,不過從目前來看,控制商住項目預售許可證發放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調控的主要手段。昨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代理機構了解到,預計10月北京將有26個項目入市,其中計劃入市的商住項目僅4個,而目前只有國銳·金嵿(樓盤資料)拿到了預售證。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今年商住房項目成交持續走熱,而該類項目供應量卻呈現逐月遞減趨勢,隨著商住調控傳聞不斷發酵,相關部門對于商住項目的規劃審批及預售管控也開始收緊。
受土地供應節奏影響,10月北京市新房供應仍舊低迷。在10月計劃入市項目中,值得注意的是商住房供應明顯減少,在4個將入市項目中僅一個項目取得預售證。郭毅認為,下半年以來,商住房項目入市數量正在逐月遞減。
今年以來,北京商住項目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入市積極性,3月份預售套數曾高達7314套,進入下半年以來6月、7月也連續兩個月維持在6000套以上。然而,下半年北京商住房供應明顯減少,8月僅2132套商住產品取得預售許可證;9月商住房供應套數減少更為明顯,截至21日,商住產品取證預售量僅有849套。郭毅認為,10月預計入市項目當中,除國銳·金嵿項目早期已取得預售許可證不受影響之外,其他商住項目雖有入市計劃,但能否順利取證入市也尚未可知。
與供應開始減少不同,目前北京商住房市場成交熱潮仍在持續。盡管商住項目頻頻上調售價,但市場成交表現均較好。事實上,近年來北京商住市場成交量相對平穩,每年維持在2萬套到3萬套之間,而今年商住市場卻出現大規模成交。數據顯示,今年1—8月,北京商住產品的成交量就高達4.5萬套,市場成交占比超過商品住宅。其中大興和通州表現突出,分別貢獻了9091套和8803套。
“受到土地供應特征的影響,純商住宅產品的供給不足、價格快速上漲,使得部分剛需置業客群只得選擇總價較低的商住產品,導致這類產品今年成交量大幅增加。”郭毅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另外,市場上關于商住限購政策傳言的不斷發酵,也是該類產品成交大漲的重要原因。今年以來,市場對于商住政策的三次炒作引發了商住產品的集中成交熱潮。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商住調控政策落地已經是大概率事件。
8月底,有消息稱,最新的商住整改方案具體調控內容包括:暫停發放新增商住房產證、預售證等;重新考察和規劃未開工建設的商住項目;暫停開工未售的商住項目;不提供新增商住用地。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相關部門對于商住項目的規劃審批及預售管控已經開始收緊,預計未來商住政策多方面收緊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