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2016全球地產泡沫排行:溫哥華“榮登榜首”
在上次全球房地產回調短短幾年之后,住宅市場過熱的現象再度出現。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顯示,溫哥華、倫敦、斯德哥爾摩、悉尼、慕尼黑和香港等城市被評為全球六大具有樓市泡沫風險的城市。
其中,溫哥華樓市產生泡沫的風險最大。報告指出,溫哥華的排名從去年的第四名躍居首位。在過去十年時間里,這座城市的住房價格已經翻了一番,從而引發了當地家庭由于買不起房子而產生的憤怒情緒。目前,在溫哥華買房的費用已經在人均稅前收入中占據了高達90%的比例。
此外,倫敦、斯德哥爾摩、悉尼、慕尼黑和香港也面臨較高的泡沫風險。瑞銀在報告中還指出,如果英國公投退歐引發長期的經濟疲軟,倫敦的住房市場將面臨急劇的價格下跌。
另外,舊金山和阿姆斯特丹的房價偏離長期基準點,表明住宅市場嚴重高估。蘇黎世、巴黎、日內瓦、東京和法蘭克福的估值也偏高。相比之下,新加坡、波士頓、紐約和米蘭的房價處于合理水準,而芝加哥房價則低于其歷史水準。
處于泡沫危險區的城市房價自2011年以來已平均上漲50%,而其他金融中心僅上漲13%。如此懸殊的差距與各自當地的經濟狀況和通膨率不符。這些城市的共同點是利率非常低,這與實體經濟的強勁表現背道而馳。剛性供給以及中國買家持續涌入,成為推動房價不斷攀升的重要因素。對多數估值過高的市場而言,這種形勢不堪一擊。供應急劇增加、利率升高或國際資本流向出現變化,隨時都可能引發大幅價格回調。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內地城市暫時不在該報告研究范圍之內。總體來說,在大多數全球性城市,對于一個年收入達到所在國國平均水平的人,購買一套60平方米的公寓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