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品住宅供應萎縮 成交量創38周新低
北京區域2016年11月7日-11月13日:新政調控出臺后,許多開發商紛紛推遲了項目入市時間。上半年銷售較好,開發商對完成全年銷售任務壓力不大,因此“封盤過冬”。
觀點指數據亞豪君岳會統計數據顯示,11月7日-11月13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與自住房)共實現成交1139套,環比下滑36%;相應的成交面積為14.28萬平方米,環比下滑26%;這一成交量是今年春節后38周以來的新低。
調控之下,各類商品住宅全線下降。其中,公寓類產品連續兩周降幅超過50%,成交421套,環比下降53.9%,為春節以來的最低值;普通住宅568套的交易量也是25周以來的最低值,環比下降17.6%;而別墅方面,更是連續四周下滑,成交150套,環比下降19.4%。
樓市迎來冷冬,除了調控導致購房者不敢輕舉妄動之外,供應的萎縮也為另一重要因素。
市場觀察
亞豪君岳會統計數據顯示,北京10月僅有11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證資格,新增預售量3033套,相當于9月預售量的37%。
進入11月,截止13日僅有兩個項目取得預售許可,新增預售套數僅398套。據
觀點指數查詢,其中,萬年·廣陽郡九號于11月5日取得預售許可,批準銷售套數僅有60套,兩棟樓的擬售價格分別為4.83萬元/平方米和4.73萬元/平方米。
有北京業內透露稱,新政調控出臺后,許多開發商紛紛推遲了項目入市時間。上半年銷售較好,開發商對完成全年銷售任務壓力不大,因此“封盤過冬”。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也預測,整個四季度北京住宅市場將陷入深度低迷當中,再加上即將到來的元旦以及春節周期,預計北京樓市此輪“冬歇期”將長達5個月。
二手房方面也遭遇了“速凍”。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統計,11月7日-11月13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網簽量為4532套,環比45周下降6.9%,是自第44周以來連續第3周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的進一步降溫,未來北京二手房市場的交易量還有下降的空間,市場轉彎、供需逆轉的情況下,二手房價也將回落。
商業地產
11月7日-11月13日,北京寫字樓市場成交125套,成交面積3.5萬平方米,成交均價19678元/平方米,成交金額6.89億元,其中,光華路soho二期以約2.29億元的成交價排行第一,興創國際中心及聯東U谷.金橋產業園位于其后。
商業市場方面,成交110套,成交面積2.91萬平方米,成交均價23737元/平方米,成交金額6.91億元,銷冠仍然是光華路soho二期,其銷售金額約為0.96億元,住總正華新國展滿庭芳以及正源尚峰尚水源墅分別位于第二、第三。
商住市場成交421套,成交面積2.59萬平方米,成交均價32563元/平方米,成交金額8.43億元,其中,正源尚峰尚水源墅從上周的第二躍居本周第一,售出150套,總成交價為約3.05億成交價,均價約3.35萬元;而長安太和以及西長安壹號位于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