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助力互聯網創新驅動 電子政務迎重要發展契機
近年來,隨著信息處理能力的不斷提升和存儲成本的不斷降低,大數據成為了學術界、產業界關注的焦點。大數據在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豐富信息資源的同時,也帶來了包括安全隱私等諸多安全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創新驅動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大數據論壇在2016年11月17日下午在烏鎮國際會展中心召開。論壇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科學院辦公廳副主任高春東主持,中國科學院秘書長鄧麥村發表了歡迎詞。
論壇以“大數據的發展與安全”作為主題,圖靈獎得主RajReddy先生、澳洲兩院院士RaoKotagiri先生、倪光南院士、潘建偉院士在內的海內外產業界、學術界專家11名共同研討。
無限帶寬將成為未來趨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結合必將實現未來的美好生活
RajReddy先生是計算機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的國際頂級專家,他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如何更好的服務社會這一視角介紹了大數據在信息時代的重要作用。“信息太多,時間太少。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保護面臨巨大挑戰。隨著計算能力突飛猛進,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大數據技術帶來了突破性發展。未來地球上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無限的數據處理能力、存儲和帶寬,大家的日常活動,包括電子郵件、電話、短信、在線購物或使用其它應用,都會被永久記錄和存儲起來。”
大數據創新驅動,引領電子政務新發展
倪光南研究員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認為“大數據是數據時代的生產力,給政府管理和政務施行帶來重要契機和巨大挑戰。政務大數據匯聚融合面臨采集地域寬泛、采集結構復雜、采集方式雜遲、數據質量不一等問題;政務大數據監管審計臨數據真偽無法保證、數據變化無從得知、數據根源互相沖突等問題;政務大數據決策支撐面臨歷史數據孤立缺失、全局數據互通共享、深度挖掘分析闡述等問題,政務大數據的應用實踐日益迫切重要。”
新一代量子技術助力大數據安全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教授是量子方面的學術大家,他認為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將極大提升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同時將會對通信技術的安全程度有革命性的改進,勢必可以助力未來更加安全高效的大數據應用。
大數據催生大應用,產業界和研究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IEEE可拓展計算委員會主席、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陳金俊先生認為,大數據、數據科學和數據分析獲得了產業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大數據的研究應當是信息價值驅動、應用需求優先、高水平研究保障的體系性研究。
商業繁榮不僅取決于商品和服務的價值,更取決于可用信息的數量和使用效率
安東尼·斯格非亞諾是鄧白氏集團的高級副總裁,他認為在大數據時代,要理解機構內部已有的海量數據已很困難,而不同機構和個體還在為了增加競爭力而探索新數據和新技術。在數據解決方案不斷涌現的同時,愈演愈烈的“黑暗”創新也助長了欺詐等不良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快速模仿戰略來解讀海量數據,從而管控風險勢在必行。商業繁榮不僅取決于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也取決于可用信息的數量和使用效率。深度理解數據的新常態以及我們如何應對和未來的方向,需要人們進一步深入探討。
此外,本次論壇360、亞信數據、一起作業網等公司也都發表了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