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國民經濟穩中有進預期向好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總體來看,10月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投資結構繼續優化;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回升,商品房待售面積繼續減少;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價格繼續回升。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用“四個平穩”和“四個改善”概括10月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四個平穩”表現在:生產、需求、就業總體平穩和利潤增勢平穩;“四個改善”表現在:供求關系有所改善、經濟結構繼續改善、增長動力明顯改善以及市場預期明顯改善。
“從前三季度來看,經濟平穩運行的態勢在鞏固,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還在不斷積累。”毛盛勇表示,全年實現6.5%以上的增長應該沒有問題。
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的專家學者普遍表示,從當前情況看,四季度我國經濟依然有條件保持較平穩增長。需要注意的是,經濟中積極因素雖在增多,但企穩的基礎仍不牢固。同時,內需擴大也面臨一定壓力。
投資:成為穩增長主要動力
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8.4429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8.3%,增速比1~9月份高出0.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9.772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9%,增速比1~9月份增加0.4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3975萬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比1~9月份增加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增加4.6個百分點。
“房地產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回升的主因。”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前10個月,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累計增速分別為3.1%和19.4%,均與前9個月持平,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提高0.8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加油門”,商品房銷售增速則開始“踩剎車”。由于國慶長假期間多個熱點城市發布了房地產市場限購限貸政策,商品房銷售增速有所放緩。10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增長26.4%和40.1%,增速放緩7.6%和16%。
毛盛勇表示,“1~10月份,房地產投資增速比1~9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去年基數非常低。但去年11月、12月基數也較低,預計未來幾個月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會明顯下降,可能會略有加快,或保持這個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回升。10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9%,增速較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升。“結合財政支出力度放緩而基建投資增速仍維持高位的現象推斷,民間投資增速的回升或許與PPP項目的大力推進有關。”趙慶明指出。
消費:環比回落,網購紅火
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119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0%,增速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低于預期;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8.8%,增速較上月回落1.4個百分點;10月份經季節調整后的環比增速為0.71%,較上月回落0.10個百分點。綜合來看,10月份消費的增長情況略遜于上月。
值得注意的是,網上零售增長“一枝獨秀”。今年前10個月,全國網上零售額3.9288萬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1740萬億元,增長24.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8%,比1~9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
“網上零售額大幅增長,有相當一部分是實體零售向網絡零售的轉移。隨著網絡零售占比提升,政策重視程度也將提高。”安邦智庫高級研究員賀軍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并提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
有專家預計,未來網絡零售的占比仍將有所擴大,線上線下融合將成為零售行業“新風口”。
工業增加值:略低于預期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與9月份持平。從環比看,比上月增長0.5%。具體到產業來看,10月的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速較快,但汽車業增速放緩。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一些高耗能產品如有色、建材、鋼鐵在10月份產品產量同比增加。
“總體來說,10月份工業生產基本延續了此前周期性上行的良好勢頭,但形勢仍不輕松。目前國內制造業基本上是‘三分天下’格局——1/3成功轉型,1/3陷入困境,1/3在努力求生存。”賀軍表示。
效益方面,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6381萬億元,同比增長8.4%,與1~8月份持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7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17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67%,比上年同期提高0.25個百分點。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下降0.8%,連續6個月下降;資產負債率為56.3%,比上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
財政支出減弱,信貸融資良好
財政方面,企業所得稅和涉房稅種帶動收入增速提高,支出力度明顯減弱。
10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5359萬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較上月提升1.0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1.2891萬億元,同比由上月的下降0.7%轉為增長7.2%。與稅收收入直接相關的部分經濟指標有所回升。
“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速大幅提高,是10月財政收入增速提高的最主要原因。”趙慶明表示,主要稅種中,企業所得稅收入3769億元,不僅由上月的同比下降5.5%轉為同比增長9.4%,而且較前三季度累計8.3%的同比增速高出1.1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此前一個階段樓市火熱,對推動房地產相關稅費收入增長明顯。10月份,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22.5%,其中受二手房交易活躍等帶動,財產轉讓所得稅增長91.4%。同時,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契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同比分別增長10.3%、22.2%、24%、14.9%。
開源的同時也在節流。10月份,全國財政支出1.1819萬億元,同比由上月的增長11.3%轉為下降12.5%。有專家指出,從季節因素來看,10月份財政支出回落屬于正常,但對比歷年數據,今年支出力度有明顯減弱跡象。
金融方面,新增信貸和社會融資表現良好,與經濟回穩向好相一致。
10月份,新增信貸絕對數額雖然不大,但好于預期。人民幣貸款增加6513億元,同比多增1377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也與當前經濟形勢相一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8963億元,為2002年以來歷年10月份新增社會融資的次高值,比去年同期多3370億元,這也反映出經濟表現出經濟企穩跡象。
“綜合一系列數據,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加深,消費和服務業的影響在增強,工業亟須加強。”賀軍表示,從宏觀政策看,在資本過剩加劇、政策回旋余地有限的情況下,未來應選擇關鍵領域,有針對性地發力,以推動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