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太子妃”的倒掉:“堵”是最笨、最被動的辦法
被譽為“史上最火網劇”的《太子妃升職記》,我并沒有看過,因為我只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幾張劇照,就已經五雷轟頂、外焦里嫩。宛若把蚊帳紗巾披一身的妃子宮女們、太醫那頂有米老鼠耳朵和夏奈爾標牌的帽子、太子腳下那雙令人銷魂的淘寶爆款拖鞋……身為一部很有錢的公司投資制作的大型古裝劇,卻充斥著這樣地攤兒貨品質的廉價洗剪吹造型,讓我真的很想去建議片方調查一下服裝道具團隊究竟是吃了多少回扣。
至于劇情就更加不忍卒睹了,就像下面和幾位朋友的對話——“聽說那個張天愛在這戲里是女扮男裝?”“不是啊,她還是演女的?!薄安粚Π??我怎么聽說這戲的主角是男的。”“啊,好像是男的變的女的……”看看!但凡三觀還比較端正的人都會被這部戲里混亂的男女關系搞得暈頭轉向,要說它會帶壞涉世未深、對愛情還充滿純真想象的年輕孩子,那幾乎是一定必定以及肯定的!
不過一直在火熱升職的“太子妃”如今可算是倒掉了!包括《太子妃升職記》在內的幾部網劇因涉及色情粗俗、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等問題,昨天被要求下線整改,當網友們點開鏈接,原來的視頻內容已不復存在。如同不久前被下架的馮唐版《飛鳥集》,這些有傷風化的文化垃圾終于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不能再趾高氣揚地招搖過市,實在是令我等還算有點文化底蘊、有點精神追求的普通群眾歡欣鼓舞。
“太子妃”倒掉了,很好很好!然而,當看到大街上、地鐵里那些捧著手機或IPAD追劇追得津津有味的年輕人,看到因為該劇被下線而在網上哀怨吐槽的網友們,卻又令人不由得有些擔憂。一個“太子妃”倒下去了,但是熱衷于此的人群還在,且數量還相當龐大,而只要有市場、有利益,更多的“太子妃”就還會陸陸續續地站起來。
說到底,“堵”從來都是最笨、最被動的辦法。好比家里孩子小,不懂事,父母只好四處圍追堵截嚴密監控,搞得焦頭爛額還費力不討好。與其如此,不如通過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手段,引導孩子自己成長、成熟起來,懂得辨別好壞美丑。要想徹底地和“太子妃”們告別,這才是我們最應該也最需要做的。文/本報記者 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