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包括哪些內容
4月26日,2024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主會場活動于廣東省文化館小劇場舉行。本次啟動儀式主會場面向全社會直播,不僅有“熱辣滾燙”的文化館行業熱點話題分享,還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群眾文藝作品表演。
2024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將以“文化館: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為主題,策劃推出啟動儀式(主)分會場活動、“走進文化館”融媒體宣傳活動、“藝同成長”首屆廣東青少年美育推廣活動、“歡‘粵’同行”文化進萬家活動四大板塊活動。
該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文化館聯盟主辦,全省各級文化館承辦,南方都市報社協辦。
四大活動板塊
呈現廣東文化館行業新形象
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舉措。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浩迥在致辭中表示,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文化館聯盟積極圍繞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在2021年開始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開展文化館服務宣傳推廣,集中展示文化館服務新場景、新業態、新形象,在行業內具有重要的創新開拓意義。“經過前三年的實踐和探索,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已經形成了較好的品牌效應,這是全省文化館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晶,也是廣東省公共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
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鄭小陽介紹,2024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將打造啟動儀式主(分)會場活動、“走進文化館”融媒體宣傳活動、“藝同成長”首屆廣東青少年美育推廣活動、“歡‘粵’同行”文化進萬家活動四大板塊活動。
其中,“走進文化館”融媒體宣傳活動將呈現全省文化館新風貌,精心打造“看見·文化館”宣傳展示、“探尋·文化館”系列專訪、“愛在·文化館”微視頻征集三大活動,帶領人們踏上豐富多彩的文藝之旅;“藝同成長”首屆廣東青少年美育推廣活動以“百堂美育示范課程評選展播”“百館美育成果展示展演”為依托,推進廣東省全民藝術普及,把文化館(站)打造成為城鄉居民的終身美育學校,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文化的海洋中暢游;“歡‘粵’同行”文化進萬家活動緊扣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百千萬工程”部署,深入基層開展“心藝相連”文化惠民服務、“群星薈萃”全省群眾文藝大觀園、“百花齊放”新活服務宣傳活動,為群眾打造家門口的文化盛宴。
2024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活動現場,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張浩迥,廣東省文化館聯盟副主席、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鄭小陽,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委員、副主編王衛國,廣東省文化館聯盟副主席、廣州市文化館館長董敏,廣東省文化館聯盟副主席、深圳市文化館館長曾昶,廣東省文化館聯盟副主席、韶關市文化館館長李曉清,廣東省文化館聯盟副主席、陽江市文化館副館長許世歡共同啟動2024年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
聚焦熱點話題
展現文化館行業高質量發展新業態
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是全省各級文化館以合作方式打破彼此“孤島狀態”、攜手凝聚行業合力的一場深刻探索。
現場,廣東省文化館副館長鄭豈凡發表《把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打造成廣東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新名片》的主旨報告,分別從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系列活動彰顯了文化館人的初心和擔當、為群眾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文化館服務宣傳月”始終不變的主題、以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推動文化館行業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進行分享。
鄭豈凡表示,自2021年首次舉辦以來,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已成功舉辦三屆,該系列活動宣傳頁面瀏覽量從2021年的超17萬人次,突破至2023年的超150萬人次,成功實現“兩連跳”,全面提升了廣東現代公共文化服務能級。
來自全省5個地級以上市文化館的代表分別圍繞新時代文藝惠民活動、全民美育創新實踐、新型文化空間建設、文化館服務數字化應用、文化志愿服務特色化發展5個主題進行分享宣介,展現廣東文化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形象、新業態。
廣州市文化館館長董敏表示,經過連續3年的不懈努力,廣州市選取、打造“花城市民文化空間”共計63處,以“大文化”的理念推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和融合發展。
“深圳市依托文化館聯盟平臺,從建設機制、完善制度、數字賦能、多方聯動等‘六個層面’著手,將全市全民藝術普及導入更高質量發展軌道。”深圳市文化館館長曾昶說。
韶關市文化館副館長張璐介紹,該館針對偏遠山村文藝資源匱乏的特點,提供點單式的服務,開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惠民活動。激發基層群眾“主人翁”的意識,積極投身于鄉村文化振興事業。
“我們依托‘文惠圈’平臺,幫助社會藝術普及機構利用先進數字服務能力更低門檻、更高效能地開展藝術普及工作。”惠州市文化館館長林博偉表示,目前,已有19.59萬名用戶注冊使用“文惠圈”平臺。
“茂名精心打造‘快樂早讀’國學經典誦讀文化志愿服務系列活動、‘愛的奉獻’、‘惟用一好心’文化文藝宣傳志愿服務等品牌項目,獲得1個全國基層文化志愿服務項目示范案例。”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總隊茂名分隊秘書處秘書長袁湄說。
“廣東‘文化館服務宣傳月’團結起全省各級文化館勁往一處使,對文化館行業意義重大。不僅提高了文化館的社會影響力,還極大提升了文化館的服務效能,以更高的標準推動實現更高的服務品質。”東莞市文化館副館長何超群透露,該館將推出五一主題潮流音樂會,聯動鎮街開展40多場演出,邀請各行業一線員工代表觀看演出,開展2024年東莞龍舟月系列活動,以全民參與推動龍舟持續出圈出彩。
啟動儀式主會場戶外廣場展板。
啟動儀式主會場戶外廣場還以展板形式集中展示省文化館及珠三角地區、粵東、粵西、粵北文化館最具代表性的群眾文化和全民藝術普及品牌活動,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生動呈現廣東各地各級文化館的豐富與精彩,讓“你身邊的文化館”觸手可及!
“我住在番禺,退休后經常來廣東省文化館參加活動,已經堅持了三年多。”剛剛在廣東省文化館練完舞蹈的英姐說,這里最吸引她的就是老師們的熱心和專業。“廣東省文化館能提供這么優越的條件,還免費,不來很可惜!通過參與舞蹈活動豐富業余生活,感覺自己也被朝氣蓬勃的氛圍感染了,變得年輕了。”
群文創作精品迭出
廣東“群文人”與時代同步
一直以來,廣東“群文人”與時代同步,扎根群眾、銳意創新,創編出許多走進群眾心里,激發真情共鳴的文藝作品,展示了嶺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群眾文化的絢麗多姿。
主題分享推介期間,穿插安排了3個文藝節目,包括江門市蓬江區文化館的表演唱作品《昨天 今天》,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辦事處、深圳行者融合樂團的樂隊演唱作品《月光光》以及佛山市南海區文化館、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的表演唱作品《同一片灣區》,通過歌舞、表演唱等形式為大家帶來生動直觀的聽覺沖擊和視覺震撼。
江門市蓬江區文化館的表演唱作品《昨天 今天》。
《昨天 今天》用輕松活潑詼諧幽默的多聲部表演唱形式,展現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廣東到今天粵港澳大灣區的蓬勃發展,呈現廣東人民在改革開放歷程中敢為人先、攜手奮進的生動圖景。
“每次我們演出完以后,觀眾們都特別熱情,久久不肯離去,給我很大觸動。” 參與《昨天 今天》演出的江門蓬江區文化館館長殷雄原來是一名教師,后來加入文化館成為一名群文干部,不斷策劃更多的文藝節目送到基層。
“《昨天 今天》中的6位演員來自于江門的各行各業,包括電視臺主持人,大學、中小學老師等,共同的興趣愛好將我們召集到了一起。”他透露,《昨天 今天》詞曲創作者孔雷在40年前跟隨父母從上海來到了廣東,他把這40年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見聞和情感都融入到這個作品中來。
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辦事處、深圳行者融合樂團的樂隊演唱作品《月光光》。
“(粵語唱)月光光照地堂……”這段“粵”味十足的旋律改編自廣東傳統粵語兒歌,已經成為了幾代人的童年回憶。作者古博通過古典吉他加人聲的方式改編的《月光光》,保留了原曲韻味的同時,加入了更多的感彩,讓溫暖的吉他聲、縹緲的尺八與清純的人聲在旋律中對話,娓娓道來。
佛山市南海區文化館、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的表演唱作品《同一片灣區》。
《同一片灣區》則以歌舞的形式展現粵港澳大灣區青春活動及繼往開來勇往直前的作風。這是一首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音樂作品,曲中將廣東音樂特色樂器高胡與流行音樂完美融合,展現文化自信與擔當。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王美蘇 實習生 李盛圓 陳婉兒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